charles,凝聚态物理/科研码农

好问题,我只能提供一点见解,即限定在美国学术型高校中,正常情况下如何评定 tenure-track(下文会有解释)凝聚态物理学研究者。

学术型院校,就不包括文理学院,社区大学和其他教学类院校,比如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这种.

正常情况,就是排除少数裔和特殊情况(非、墨、印第安血统、LGBT)加分这些场外因素。

tenure track 的职位,是指以拿到长聘为目标的科研人员,不包括博士后,工程师,和 adjunct professor 之类限定为无法转正(对比还未转正)的临时工。

限定物理类,或者大部分理科类,是因为在资金来源方面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和政治牵扯较小。

好,正式答题。

这里增加一点说明,介绍一下美国高校的科研产业经营模式:

美国的高校和这些 tenure-track 的研究者的关系,十分类似于电商平台和商铺:

  • 高校看中候选人后,会提供一笔 start-up package(启动资金),其中规定了平时月薪(一般为每年发九个月[1])、退休金(pension)、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室等等,候选人可以讨价还价,然后双方签约。当然电商平台比学校更狠一点,他们不仅不给商铺 start-up,商铺还要交一笔押金。
  • 成为 Assistant Professor (AP)后,这些研究者就可以利用 start-up package 里面的钱,招博士生或者博士后(一般会选博后)。利用自己和博士后的工作,加上之前的成果,尽快申请基金。
  • 拿到基金后,AP 每花费一百块钱,学校会抽取额外三十块钱到七十块钱的管理费(overhead)。[2]美国的基金预算是没有分项限制的,你可以在做预算时,把 100% 的钱分配给劳务费(2020 年的杰青基金已经开始试点,甚至更灵活,希望能看到这一政策开花)。这些劳务费里面很重要的花销,就是 AP 一年里面剩下那三个月的暑期工资(summer salary)。这两个月能给自己发多少工资一般会有上限,但一般来说远高于平时工资。如果没有基金进账,这两个月真的是颗粒无收的。
  • 如果几年考核期各方面都不错,就会拿到 tenure 成为 Associate Professor,成功上岸。
  • 如果上岸后的每三年的考核期仍然不错,可以升职加薪。一般来说每个 title 有 3-6 档,每次升一档会有每个月数百到数千美元的加薪(学校支付的那九个月,旱涝保收)。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双方风险和收益了:

  1. 校方:
    1. 风险:出了一笔 start-up package;AP 可能会拿不到钱;AP 在 tenure 以后可能划水,校方仍然需要支付其每年九个月的工资和退休金。
    2. 收益:如果 AP 基金能力强,就可以吃到大量管理费。
    3. 应对风险的手段:不给 tenure,可以在支付完管理费以后止损;tenure 后不给 promotion,可以在最低工资水平上缓慢失血。
  2. 研究人员:
    1. 风险:各种原因拿不到钱或发不出论文,考核期就可能会被淘汰(这是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阶段);惊险上岸后,后续资金和论文无法持续,导致在初级 Associate 的岗位上混很久,平时工资不多,暑期就得靠攒的钱过日子。
    2. 收益:如果能拿到大量基金,学校就有可能加薪,也有可能会被别的学校盯上。如果学校能挖来一个已经有基金的教授,那么也可以再吃一笔管理费,但比例要商量。作为交换,这个学校可能会是提供更好的职位、或者名气更大、或者地方更好。即使不是真的想去,也可以用这种 offer 来要求现在的学校 match,来加工资或升职。
    3. 应对风险的手段:AP 期没拿到钱,那只好找下家;上岸后没钱,那只能开源节流,好在不会失业,而且最低工资也比平均线高一些,基本可以温饱。

这些是和基金相关的,也是学校从教授那里拿到的直接收益。间接来说,学校的声望和排名中,论文支撑了很大一部分。由于声望和排名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捐助和本科学费,支撑起学校的另一半财源。所以论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就不展开了,毕竟答案已经挺长了。

因此大部分院校,评价主要就两条:论文和基金,这与国内科研判断并无太大区别。更确切的说,是论文 × 基金。单纯有论文但拿不到基金的,一般要延长考核期,甚至无法获得长聘。只有基金但没论文的(工科为主,理科很少),一般也会扭扭捏捏撑到最后一年,才会战战兢兢得上岸(当然也有直接打铺盖走人的)。

  1. 先说基金。和国内不太相同的是,在美国拿基金,是写作能力,科研眼界,人脉关系和运气的综合考验:
    1. 基金的写作能力。
      1. 美国基金申请书都很长,preproposal 都要 6、7 页, full proposal 要 20 多页,还是不包括预算部分的。基金写作素来不同于论文。如果一个申请书中有花哨的行文、敢吹会宣传,比四平八稳的基金更容易中。这对于在美的中国科学家是个老大难问题。怎么把握这个度,尤其是行文间的细节,是一种文化问题,不是半路出家来美国读个博士做个博后就能掌握的。因此,不止一次见到过,美国大学里的中国教授会去巴结一个写作能力强的 native speaker(母语人士)同事,让他 / 她来帮忙改本子,当然拿到基金以后也要分一笔钱给这位同事。另外,不仅是外国人写本子不容易,有的 native speaker(母语人士)的写作能力也不过关。类比一下,有些国内研究人员的中文本子也有行文欠妥、逻辑不通的。但国内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者都是 native speaker,写作好的研究人员也就相对较多。相对来言,因为美国高校里 native speaker(母语人士)本就不多,写作好的就更少了。因此,在美国申请基金时,有一个写得非常漂亮的本子,对于申请基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 另一个要点是,相对来讲,国内基金申请中论文权重比较大。在申请书能及格的情况下,有几篇 prb 往往能拿到青年基金,而有 PRL 打底就多半可以拿到面上项目。如果青基和面上对标美国的 DOE early career 和 NSF 的话(当然 EC 要比青基难得多),国内基金申请时论文权重要大得多。在美国,很少有论文怪兽(有数篇 PRL 甚至 Nat Phys)有足够自信一定可以拿下 NSF 的。甚至某些成名已久并且依然活跃在前线的知名教授,每年 prl 还是能有几篇,但也会被申请基金这种事搞得满头包。这说明在美国,评价体系中有一条,就是(美国人的标准上)能写。
    2. 人脉关系。这个两国差不多,但有两点重要的区别在于:
      1. 美国基金委 manager 的权力远大于国内的基金委的对应人员。一笔钱应该花了干什么,manager 有很大的自主权,DOE 是如此,NSF 也是如此,Army 和 Navy 的钱更是如此。如果和 manager 关系不错,一般 manager 可以选择你的熟人来评审你的本子,通过几率就会大增。即使本子没有通过,manager 也可以在权限内,调整成为一个小项目,或者预审项目,都是可能的。所以美国的评价体系,有一条就是能和 manager 以合适的方式 social。
      2. 美国的 confilict of interest 回避制度会比较严格。这是一种防止瓜分地盘的措施(虽然结果也就那样)。但这一点迫使教授去按照比较学术或者叫隐晦的方式,进行 endorse 和 social。而比较不体面的方式,比如基金评审的时候群发邮件,这种直白的且非常容易被抓住把柄的做法,在美国基本是自杀行为。所以 social 在美国,是需要长线投资的玩意,短线的小 trick 往往会适得其反。
    3. 运气。这个看起来很玄学,但有时候也是非常关键的。场外因素能不能玩得透,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有时候是一决胜负的关键点。比如,有些基金要求申请的高校是少数裔学校(少数裔比例高于某个值)。如果知道自己学校满足条件,并且能利用好这一条件,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屏蔽掉某些顶级学校,然后和一堆矮子竞争,有可能你就是高个。另外,除了 NSF 允许自由选题,DOE, Army, Navy 这几个大头,都是有详细的指南和选题限制,是 task-oriented。这样,万一某个大佬游说到了一笔钱,又和你方向相近,他吃完了肉,你可以跟着喝点汤。
  2. 再说论文。论文主要是档次和引用两部分。
    1. 先说档次。在美国发(顶级)论文,显然比在国内难度要降一级。因为美国很多高校,哪怕是中下游高校,里面有几个中档期刊的编辑也是十分正常的。顶刊编辑,可能也是经常来交流访问的教授。搞定编辑,就和搞定基金 manager 一样,是降维打击。推荐审稿人的时候,推荐美国的熟人,也比推荐中国的熟人,能被编辑送去的几率大得多。
    2. 再说引用。美国更关注引用,这个与国内更看重影响因子和分区有所区别。引用也是变相的 social(社交)行为。现在有多少论文真的是非引不可的?一篇里能有 20%?其他的还不都是人情引用、功能性引用。物理方面尚且如此,生化环材就更不必说了。

说完这些技巧性的负能量,我们说点美国科研评价中关键的硬实力 — 科研本身:

  1. 基金。能拿到钱就意味着你能一直拿到钱,甚至能意味着你能全身而退么?美国的基金项目,往往三个月到半年就要开大会、做报告,接受一整个 project 里各种专家的问询和质疑。这些评审人,在小角色讲得不够精彩当然要狠批,看见大老板划水而砸了自己家招牌的时候,更要上去踢一脚。因为踢一脚,project manager 和别的研究者可能就会看见你,你就可能爬上来。所以,基本上别管大小老板,实力软的硬的,到了 funding meeting/report,那都是临深履薄。压力传导到平时,谁真敢划水,还不是得天天盯、月月看,哪怕是某些人渣老板只会狠劲 push 硕博博后,那最终也是为了出东西,出那些真正能过了专家法眼的玩意。反过来说,如果真的做得好,做的过硬,DOE 的 basic science 这种 project 是可以终身 renew 的,对于大部分希望保持自己科研完整性的学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2. 论文。同样道理,你发了 Nature Science,不幸有漏洞,其实对于很多研究者,那就是出名的机会来了。Comment(评论)也好,另起一篇打擂台也好,只要能和 NS 打擂台,那就是成名的最好时机。

因此,论制度,美国这套虽然运转不错,但漏洞其实很大:manager,editor 权限逆天,有些人拿钱、发文如灌水。这一点,国内还是有不少自主创新的制度,来限制这些不合理的权力滥用。这些创新应该鼓励而不是非议。美国比较好的制度,基金中期评审、同行评议、利益相关人回避制度,国内也都非常全,甚至上了大数据,机器盲选等来确保公平。但是,真正保证美国的科研质量的,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有足够多、足够强、正确批评别人能上位的科学家群体。

理工科人容易过多相信制度,我原本也是如此。后来发现,有些看起来不靠谱,经不起利益腐蚀的「软」的东西,比如追求学术声望的氛围、爱惜羽毛的学术道德风气,有些时候就真的支撑起了科研这种并不庞大的生意。

因为有一个追求学术声望的氛围,所以不敢造假,愿意在科研上批评、争论,所以不敢躺在功劳簿上划水,一直需要努力跟在最前沿。在这种氛围下,科研声望很多时候还能成为升职、加薪、跳槽这些实际利益的重要因素。

因为有一个爱惜羽毛的氛围,所以不敢大张旗鼓的挟私报复。所以周围人也不认同、不助长这种挟私报复。

所以归根结底,在美国,如何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由于体制的不完善,美国这种也是以基金和论文为主的评价体系,有各种可以投机取巧,因而应该被我们通过完善制度来摒弃的东西。这一点国家做了不少,也应该继续做下去。美国科研圈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水平和氛围,是保证他们的科研评价还能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关注科学本身,能做到讲良心、讲科学、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得进行评价。这种文化的建立,是我们应该学的,需要进行引导的。

我们每个科研人,也都责无旁贷。

Trade Forex, Commodities, Stocks and more, trade CFDs on the Plus 500 CFD trading platform! *CFD Service. 80.6% lose money - Register a real money account here and get trading right away.

Disclaimer: Please note all prices are for information only, they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for accuracy or trading. All prices quotes are based on CFD prices and are similar though not always identical to real exchange prices. STOCKTRKR or anybody connected with STOCKTRKR will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use of any information/commentary/charts or articles which is provided 'as i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nothing contained on this websit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 please seek proper investment advice from registered financial broker or institution if you wish to trade on global markets and ensure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 ri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