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写字阅读看电影

这个问题需要设置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之内,比如在好莱坞,一部电影拍成了烂片,背锅的应该是制片人,因为他们施行的是制片人制度。

2007 年,刘伟强在好莱坞拍摄《尸踪现场》时,就抱怨,“什么事都需要几个制片人一起开会,效率慢得惊人,又古板得要死”。事实上,制片人制度严厉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被认为是一部电影创作的灵魂的导演,只是一个打工的。在开工之前,导演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会拿到一份更厚的合同。上面事无巨细地规定了拍摄时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哪天拍摄哪个镜头,哪天放假,哪天必须拍摄完成。

吴宇森就遇到过,被片方质问,为什么没有完成昨天的拍摄,回答“因为下雨”。而制片人的做法是,“这个镜头不要拍了,按照计划,明天拍摄明天规定拍摄的内容。”至于拍摄现场,要是导演灵光闪烁,想拍一个合同上没有标注的镜头,那简直是天塌下来一样的事儿。

《变脸》里,约翰·特拉沃尔塔和尼古拉斯·凯奇对着镜子中各自的样子,射击的经典镜头,就是吴宇森反复争取无果后,答应自己掏钱才完成拍摄的。

至于,被视为再一次创作的剪辑,剪辑权也早就写在了合同里。而且,即便是在合同中写明了享有剪辑权的导演,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随时都有可能丢掉剪辑权。

在中国的剧组里,导演的权力最大,所以导演要为影片拍烂负责。事实上,和电视剧不同,电视剧的创作驱动是编剧,而电影的创作驱动一直是导演。所以,再著名的电视剧导演,拍摄的作品,风格都差不多,其个人的特点,最多只能体现在对某类题材的偏好上。而同一个剧本,由不同的导演拍摄,出来的结果都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导演为一部电影负责,简直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电影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编剧为一剧之本,可这种说法也只能停留在说法上面。很多电影的导演都会参与编剧,这样就更难做出边缘明显的责任切割了。

当然,在中国电影界还有一种判断谁应该负责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剧组里,看谁的名气最大。是的,这就是另一个玄幻类的故事了。

Trade Forex, Commodities, Stocks and more, trade CFDs on the Plus 500 CFD trading platform! *CFD Service. 80.6% lose money - Register a real money account here and get trading right away.

Disclaimer: Please note all prices are for information only, they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for accuracy or trading. All prices quotes are based on CFD prices and are similar though not always identical to real exchange prices. STOCKTRKR or anybody connected with STOCKTRKR will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use of any information/commentary/charts or articles which is provided 'as i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nothing contained on this website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 please seek proper investment advice from registered financial broker or institution if you wish to trade on global markets and ensure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 risks.